汉王的汉朝

2024-05-20 12:27

1. 汉王的汉朝

刘邦,即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沛县丰邑中阳里 人,太公刘执嘉第三子,字季,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随后,楚汉之战开始。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打败项羽,在山东定陶称帝,建立西汉,成为开国之君,驾崩后,追谥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汉高帝。

汉王的汉朝

2. 历史上的汉王

 
  1.历史上的‘汉王‘是何人物  历史上称汉王主要是刘邦。
  也是“汉王”最早的的来源。后来历史中有多次的号称继承前汉的“汉”政权,五代十国就有“北汉”“南汉”“后汉”等等“汉”国。
  自然了,他们也称汉王了。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人也是有“汉王”之称的就自己看百度百科吧/link?url=YAumVBHTJs2PFOIR4Zjkztj14JaQNW0JDH-pN4QvWg32OonbNfMyzd7JTRk99E0yokKfvzV4Y4tbw7RBNP1DTntO_mctPilN9Vo7boupDdNgfGGiMm0TTCPZErSx_AGB。
  望采纳。
   
  2.历史上的‘汉王‘是何人物   历史上称汉王主要是刘邦。
  也是“汉王”最早的的来源。后来历史中有多次的号称继承前汉的“汉”政权,五代十国就有“北汉”“南汉”“后汉”等等“汉”国。
  自然了,他们也称汉王了。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人也是有“汉王”之称的就自己看百度百科吧/link?url=YAumVBHTJs2PFOIR4Zjkztj14JaQNW0JDH-pN4QvWg32OonbNfMyzd7JTRk99E0yokKfvzV4Y4tbw7RBNP1DTntO_mctPilN9Vo7boupDdNgfGGiMm0TTCPZErSx_AGB。
  望采纳。
  3.汉王帝有哪些历史战绩  汉王,即刘邦,项羽封刘邦到汉中为汉王,刘邦在称帝之后仍然沿用封号。
  刘邦的历史战绩:
  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4.历史上戚阳是谁  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
  其女就是后来的戚夫人。相传,公元前二0六年,鸿门宴后,项羽以盟主的资格,分封十八个王侯。
  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
  为了争夺天下,他们之间时常发生战斗,项羽常常战胜。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则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
  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落花流水。
  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荆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人声嘈杂成一片,追兵又追上来了。
  怎么办?难道说我刘邦命该丧于此地?他正紧张地思索 ,猛然瞥见一户人家的花园里面,有一位老翁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辛勤劳作,整修花枝。他来不及细想,连忙走上前去,说自己是汉王刘邦手下,被人追赶,希望老翁与姑娘鼎力相救。
  姑娘急中生智,用手指了指园中的一个枯井,老翁会意,领刘邦躲藏在里面。战马呢?还是那位姑娘,用一根木棒狠狠地打了战马几下,战马向村外一溜烟地跑 去。
   追兵走远了,刘邦得救了。晚上,老翁叫女儿置办酒菜为刘邦压惊。
  这时候,刘邦才知道老翁姓戚,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有一女儿,就是救了刘邦的那个姑娘。
  姑娘年方十八,眉目俊秀,简直是天仙一般,刘邦遂生爱慕之心,又有感于戚老翁救命之恩,于是说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是汉王。戚氏父女闻言,急忙双膝跪倒在地:“小民不知汉王在此,有眼不识泰山,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刘邦说道:“快快起身,我还要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呢。我如果得了天下,就封戚女为贵妃。”
  戚氏父女又一次叩头谢恩。戚女马上更衣,跳 起了折腰舞,陪刘邦欢饮。
  二人于当夜便成了亲,说如果有了孩子取名如意,就是后来的赵王如意。
  5.历史上刘邦剪除异姓王是怎样的  西汉开国时,有七位大功臣被封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是为“异姓诸王”。
  他们占据关东的广阔土地,各自为政,显然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对于这些兵多将广、割据一方的异姓诸侯王,刘邦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为了维护大一统的江山,他毫不留情地开始清洗这些势力。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韩信、彭越、英布等六王皆因图谋反叛之罪名遭到杀戮或贬黜,只有长沙王吴芮因势力弱小且向皇室示忠而得以幸免。后刘邦与众臣杀白马、立盟誓,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史称“白马之誓”。
  6.项王与汉王间的战争历史称作什么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
  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之争拼音chǔ hàn zhī zhēng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楚汉之争可分别定义为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解释。在广义上可理解为自汉军出兵还定三秦关中今陕西大部起一直到汉军平定项羽所立的割据势力临江王这段时期包括楚汉双方与其他各诸侯之间的战争时间为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5年。楚汉之争楚汉战争在广义上很多情况下也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楚汉之争在狭义上理解则限于楚汉双方直接正面的战争即自汉军进攻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一直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间为汉二年前205年四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共3年。
  折叠状况
  楚汉之争就是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7.为什么刘邦叫“汉王”  是项羽封的,以汉地为名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他以此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灭三秦,进而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家王朝。 要弄清“汉族”的由来,须从“汉”说起。
  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诠释,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盛大水流后便叫“汉”。看来 “汉”字的原始意义是对大河的通称。
  并非专指哪一条河流。后来,文人们把神话中的天河叫作“汉”也称为“云汉”“银汉”“天汉”成语“气冲霄汉”用的便是这一意义。
  今日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朝鲜的汉江也是用的也是这个意义)。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历史上习称宁强县一带汉中(即今日的汉中地区),汉字中河流名发展成了地名。
  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后项羽封在汉中一带称“汉王”;刘邦得天下后,便用其发迹之地的地名作为王朝名,称“汉朝”,“汉”字又由地名发展成了朝代名。汉王朝统治中原中百余年,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周边民族习称中原人为“ *** ”。
  因为汉王朝十分强大,辖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称,匈奴人常称赞 *** 为“好汉”,后来的“男子汉”等词语皆为“庄稼汉”。 继西汉、东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以“汉”命名的封建政权。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政权称“蜀汉”或“季汉”。五代时沙陀族刘知远建立的政权也称“汉”,为便于区别,史称“后汉”,与“后汉”并存的还有刘隐和刘崇建立的两个名叫“汉”的政权,史学家分别称为“南汉”和“北汉”。
  这些名叫“汉”的政权的接连出现,使“汉”字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政权统治下的民众渐渐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并且与“汉”字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是最终形成汉族这一固定概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国,是先形成了处于周边地区的一些的小“共同体”、最后才相应地形成了处于中间地带的大的“共同体”这就是汉民族。具体说正试有汉民族之称始于金朝。
  金王朝是第一个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把宁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统称为“汉”人。元代继承了这一称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乱。
  他们把治下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 *** 、 *** 和南人,“ *** ”抱括了生活在北方的 *** 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遗民,实际上上也是“ *** ”。满族是又一个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称明 *** 统治下的民众为 *** 。
  因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 *** 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便被称作“汉语”、“汉字”,专门研究汉字音韵训古和古文考据的学问被称为“汉学”。 汉族现在已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的百分之九十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遍布全国,主要聚居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和松辽平原。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汉语的主要方言有北方话、吴话、赣语、客家语、闽北话等。汉语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傣语、侗语、苗语等亲属语言。
  普遍话是中体民族的共同语言。
   

3. 汉朝的发展历程

汉(-202~220),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大一统朝代,分为西汉、东汉。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刘盈采取黄老政策休养生息,开创孝惠之治,之后孝文帝孝景帝同样主张无为而治,开创文景之治。之后孝武帝刘彻独尊儒术,在汉武盛世中对外征战威震海外,之后孝昭孝宣二帝收拾残局继承盛世,西汉也在昭宣中兴达到极盛,之后孝元孝成孝哀孝平四帝外戚掌权,除了孝哀帝前期稍微中兴了一下之外其他都在渐渐衰落,公元9年,王莽篡汉。公元25年,刘秀灭莽新,建立东汉,刘秀开创光武中兴,之后孝明孝章二帝铺平乱世,安定民心,开创明章之治。孝和帝即位后励精图治继承盛世,东汉也在永元之隆中达到极盛,之后孝殇孝安孝顺外戚梁氏掌权,连废孝冲孝质二帝,之后孝桓帝剿灭外戚,却又出现了宦官专权,孝桓孝灵二帝昏庸无道,导致各地起义,东汉王朝极速衰弱,历经少帝一朝,军阀曹操挟持孝献帝,东汉政权名存实亡。220年,曹丕逼迫孝献帝禅位,汉亡

汉朝的发展历程

4. 西汉王朝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而有所增益,但在施政方面则以秦朝速亡为鉴,力求在稳定中求发展。
文景之治以后出现的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巩固并发展了秦始皇创立的统一事业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统治的半个世纪,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
武帝以后,西汉经济继续有所上升,但国力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
王莽代汉未能缓和矛盾,终于爆发赤眉、绿林起义。

5. 汉朝的发展历程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
  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阳。
  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年-25年)。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许多人将汉朝和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达568万平方公里。
  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韩邪单于至10年的乌珠留若鞮单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
  至公元前1年,全国人口达7000万之多,占当时世界人口百分之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在,“ *** ”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第一个年号。
  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
  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汉朝的发展历程

6. 汉朝的发展历程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阳。其间曾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年-25年)。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许多人将汉朝和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达568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韩邪单于至10年的乌珠留若鞮单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前1年,全国人口达7000万之多,占当时世界人口百分之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在,“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第一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7. 汉王在位多少年

7年 前202到前195年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剪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着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汉王在位多少年

8. 汉王是哪个朝代

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吕后(吕雉)(公元前241--前180年)。高祖皇后,高祖死后执政,前后共16年。病死,终年62岁,葬于高祖长陵的西园(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注 吕后并未称帝,因其长期执政,所以将她列上。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生卒年不祥。武帝孙,昭帝侄。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淫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2里处)。 
成帝(刘骜)(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 
哀帝(刘欣)(公元前26--前1年)。成帝养子,成帝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8里处)。 
平帝(刘衎)(公元前9--公元5年)。原名刘箕子,元帝孙,中山王刘兴子,哀帝死后继位,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杀,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孺子(刘婴)(公元5--25年)。宣帝玄孙,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于混战中为乱兵所杀,终年21岁,葬处不明。《西汉完》 
淮阳王(刘玄)(公元?--25年)。西汉皇族,王莽被推翻后被推位更始帝,后投降赤眉军,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新朝)王莽(新朝只有一个帝王,就是王莽,为起义军所杀)(公元前45--23年)。汉元帝皇后侄,大司马,毒死平帝后篡位,在位16年,为起义军攻杀,终年68岁,葬处不明 

(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年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少帝刘懿,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公元前6--57年)。高祖九世孙,先后推翻王莽,刘玄后称帝,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 
明帝(刘庄)初名刘阳(公元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章帝(刘炟)(公元56--88年)。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和帝(刘肇)(公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邓太后(邓绥)(公元81--121年)。和帝皇后,和帝死后,执政16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和帝慎陵之侧。 
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安帝(刘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孙,刘庆子,殇帝死后继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终年32岁,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少帝(刘懿)(公元?--125年)。章帝孙,安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处不明。 
顺帝(刘保)(公元115--144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在洛阳市西)。 
*梁太后(梁纳)(公元106--150年)。顺帝皇后,顺帝死后执政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顺帝宪陵之侧。 
冲帝(刘炳)(公元143--145年)。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终年3岁,葬于怀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为洛阳市西北)。 
质帝(刘缵)(公元138--146年)。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终年9岁,葬于静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桓帝(刘志)(公元132--167年)。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在位21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灵帝(刘宏)(公元166--189年)。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岁,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少帝(刘辩)(公元175--189年)。灵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终年15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献帝(刘协)字伯和(公元181--234年)。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在位31年,被曹丕废黜,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